您的位置:首页 >热讯 > 财经评论 >

壹点漫评|放生,朴素愿望应有合理表达


(资料图)

评论员 郭辰昊 孔亚捷 孔雨童

近日,东莞两女子在江边放生鱼豆腐的视频冲上热搜,不禁让人联想到不久前在青岛水库集体放生矿泉水的一幕。尽管放生现象在当下愈发普遍,一些违背逻辑、令人费解的放生方式仍然值得商榷。

何谓放生?通俗来讲就是指将生命放归于自然。因此,从概念来说,放生鱼豆腐显然是荒谬的。鱼豆腐本就是加工产品并无生命,何谈放生?好好的鱼豆腐倒入河中,不仅没办法将生命放归于自然,还浪费了食物,污染了水源,这明显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放生行为。

与上述放生鱼豆腐不同,放生矿泉水在放生者眼中“有理有据”。笔者从一位放生活动组织者处了解到,许多放生者在烧水、喝水前都要先超度水里的“八万四千虫”——细菌微生物。怜惜每一个生命本无过错,但现代工艺封装的矿泉水,经过处理,水里的细菌微生物已几乎不复存在。对矿泉水进行放生,无疑是对水资源的一种浪费。在全世界仍有众多缺水地区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说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执念而忘却了芸芸众生的“慈悲”。

除了放生鱼豆腐和放生矿泉水这种叫人瞠目结舌的行为,在放生小动物时也容易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一方面,如果将野生动物放生至不适宜生存的野外环境,可能导致其无法生存而死亡;更严重的是,一些肆意放生,不仅会造成新物种与当地物种争夺生存空间,还可能导致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造成破坏。更有不法分子打着放生的旗号,鼓吹着这些行为能包治百病、消灾祈福、提高成绩、帮助就业等等,故弄玄虚、夸大其词,把他人追求真善美的美好愿望,变成了自己非法牟取利益的工具。

民众拥有表达美好情感、寻找精神寄托的权利,但其方式方法应当合理合法。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近期频发的“放生闹剧”提醒我们,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知识的普及和管理执法;作为公民个人而言,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同时,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违反常识和逻辑地盲目“行善”。

只有用切实的行动保护环境、呵护生态,才能换来真正的“功德”和“福报”,实现真正的“放生”。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