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郑迪,艺名蓝翊珍,是美术出身的导演,也是编剧。2022年我除了写自己项目的新剧本,还入围了“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华语青年电影周”之“猎鹰计划文化润疆短片创作季”,被梅峰老师选进了编剧15强,参加了梅峰老师、田壮壮老师的创作辅导,也得到了郝为老师等前辈的点拨。我也入选了“北京文联”和“北京电影家协会”举办的“首都青年电影人才培训计划”的创作训练营,得到了很多名师的教授和指导。在电影创作、学习之外,我画了一些写意国画,都是人物肖像,也是由此开始,我走上了电影和画画并行的道路,我想会持续一生。这种并轨看似跨界,其实我只是和自己和解。
我4岁因画像了一只猫被妈妈培养画画,为磨我的性子,童年我画工笔仕女。11岁我得了个泥塑比赛三等奖,奖品是韩美林老师的亲笔画,会画画让我小学到初中都是宣委,总是在画黑板报,这些都是我和画最初的渊源。人生的起始我没其他兴趣,除了画画就是看书,这可能奠定了我此生和社交的距离感。
我14岁才跟专业启蒙老师张忆辉教授学素描色彩,15岁考进了“北京市工艺美校”,现在叫“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我的班主任是画家陈淑霞老师,画家朱春林、画家贺羽等老师教专业课,学校艺术气息浓厚而开明。我青春期比较勇,17岁高三的时候,我自荐给百年老店“瑞蚨祥”设计标志、招贴,都被采用了,标志沿用至今。我18岁高四又自荐到“中央戏剧学院”的“演出艺术中心”实习、设计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被中戏时任演出艺术中心领导的徐翔老师同意留下。从小爱幻想,加上被中戏的小剧场感染,我于是特别想进影视行。高考时,我通过了中戏编剧系笔试,但面试因展示了大量画作被希望我深造画艺的面试老师劝退,我很遗憾,总想当时不该带画。所以画既是我从小常被嘉许的原因,也成了一度阻碍我影视志业发展的事。我最终上了“北京印刷学院”,画家田忠利等老师教我们专业课,多年后我在中国美术馆看到田忠利老师的个展,我非常钦佩田老师苍劲的人物画,深以为范。
(资料图)
我大学有实习课,时间比较自由,我就继续自荐闯荡,去“扫街”、“扫楼”,就是在街上找高楼大厦,在大厦里找广告公司,带着作品集进广告公司自我推荐。2002年大学二年级,我“扫楼”时幸运的被一家4A国际广告公司“FCB博达大桥”的资深文案毛静如老师留下做实习文案,也得到了创意总监招秉恒先生的同意,然后又被毛老师推荐去了“奥美广告”。“奥美广告”对我如雷贯耳,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告集团之一,我在北京奥美资深美术指导涂运升老师的教导下做实习设计。我那时已明确了要做导演,我知道要学分镜,所以大三我又回到“奥美”再次申请实习,被创意部总管领导执行创意总监邹浩扬先生同意留下。我那时临摹北京最强的两位故事板画师的画,三个月上手了故事板(分镜头脚本)这门技术。我在大四实习时,成了“灵智大洋”公司的全职故事板画师,也是我自荐的,被灵智的中国区执行创意总监窦仁安先生同意留下。至此,我在三家4A国际广告公司游历了一遍,除了分镜头脚本,我还学会了做策略、想创意、写文案和提案。
在我给4A画了分镜头一年后,我知道想做导演的自己不必再把时间花在画面的精美上,于是我放弃了这份有“印钞机”之称的职业,于2005年进廖雍君导演的广告工作室做了导演助理,进入了影视行。2005年我考上了中法合作项目“法国自由电影学院”北京分院,虽是第一名并被登报公示,但因校方允诺的奖学金因故取消,我没能上成。于是,我于2006年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那时已经26岁了。做影视的18年,我的经历如下:
【电影方面】:我曾做过《国际导演拍北京》吉塞佩.托纳多雷导演(国际著名导演,代表作《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海上钢琴师》)剧组的执行导演常晓阳导演(著名导演)的导演助理;宁浩导演(著名导演)《疯狂的赛车》的故事板画师和宁浩导演的导演助理;管虎导演(著名导演)的公司投拍的电影《虎妞》的2号编剧;缉毒网络电影《扫毒风暴》编剧(常晓阳导演执导)。
【纪录片方面】:我曾做过西影电影《钱学森》的纪录片导演(自己摄像、剪辑);我的短片《困兽犹斗》入选华人纪录片机构CNEX的2010年征案;我给日本NHK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合作的纪实栏目《桃源纪行》做过三年包活儿的编导,拍摄了六期以主人公生活来介绍的城市包括乌镇、凤凰、重庆武隆、宁波、北京(后海、鼓楼)、杭州。
【广告方面】:我参与和执导的广告有十几个,客户包括奇瑞、中国移动、北京发改委、雅虎、福特蒙迪欧、奔驰(鲁豫主持的访谈式广告)、西城社工委、国贸(包括国贸三期宣传片《心中》和演员海清老师主演的国贸微电影《为爱发生》)等。
【创投方面】:我首个独立编剧的原创剧本《奇妙小武师》(曾叫《红雪绿花园》和《魂斗魔》)入围了2016年“浙江电影节创投&吴天明青年电影基金会创投”(15个优秀项目之一);入围了2017年“中国电影家协会”举办的“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创投”(15个优秀项目之一);入围了2017年“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创投”(20个优秀项目之一);入围了2017年“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创投”(20个优秀项目之一)。2022年,我编剧的《婚纱自由行》短片剧本入围了“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华语青年电影周”之“猎鹰计划文化润疆短片创作季”,由梅峰老师(著名编剧、导演)选进了编剧15强。
【培训方面】:我以剧本入选了三年三届“吴天明青年电影基金会”的编剧大师班;我也参加了“龙跃中欧制片人协会”举办的首届“中欧制片人大师班”的学习;2022年,我入选了“北京文联”和“北京电影家协会”举办的“首都青年电影人才培训计划”的创作训练营。
这些经历,于18年来说算是前进缓慢了,大量的岁月,我挫折困顿并沉浸在闭关一般的术业专攻里,和妈妈相依为命,她给了我最大的包容和支撑。我也和早年无往不胜自荐时的心态不同,变成了和外界保持距离,凝神于自修。期间,总有人善劝我退回到以画画谋生,而我想,画画是我的起点,不是终点,能力不该成为我的局限。我是个视觉思维的人,相对封闭的生活给了我格外活跃多产的想象力,我能看到我想象出来的故事,很多很多的故事,它们不只是文字,也不只是画面,它们是电影,我知道我必须把它们拍出来。而电影是门综合艺术,所以18年间我还学了编剧、剪辑、纪录片摄影,并常年看片、拉片,学习各种知识。出于对自己实现志业所需积淀的认知,我持续的提高自己,没有一年懈怠。
2022年我有了一些电影行业上的进步,我也重新捡起了画笔,不知道为什么,好像冥冥中什么东西通了。从小时候因画画被肯定,到画画某时成为阻碍我导演志业的事,再到我专注导演工作放弃画画,然后到现在,我再次承认自己会画画,这是一个自我和解的故事。我的画风,经历了童年一丝不苟的工笔,到青春期时在美术院校学会当代艺术中广告设计的冲击力,再到初就业在4A国际广告公司学会的分镜头的叙事感,这些习得汇合成了我的画感。2012年,我还参加了公益活动“行走的力量”和资深支教机构“好友营”合作的支教活动,我在青海村小“盘道小学”支教了半年,教小学一至五年级的美术,我被所有孩子童稚而天才的画作折服了,画的魅力再一次打动了我,我深信最好的画一定有孩子的随心所欲和单纯,这也是我此后画作追求的境界。
电影和画都是我的志业,都是美丽的,它们并不冲突,所有的艺术都可以互相给养,都是于人类共同灵魂有益的。才能的存在永远不是为给人单一的定义,人的自我实现和创造力都是人不受限的生命动能。我的创作将互为辉映,我画的人物可以成为我电影的角色,我的电影也将是我画作的灵感铺陈。我想,如果披荆斩棘的来路可以让我勉留一些纯真,增益一些屡经挫败的沉稳,看过了越来越多的世人之后,如果我有了注目所有灵魂时的温柔和深沉,那就继续勇敢的走下去吧。
郑迪的画家简介
郑迪,女,艺名蓝翊珍,生于1980年6月,北京人,她是导演、编剧、画家。她以写意国画描绘当代人物肖像,都是突然的灵感,常是迅疾挥就,人物介于真实和戏剧性之间,千人千面,笔触概括随心所欲,并保留了稚拙,人物表情常有复杂感,笔触粗细浓淡相宜,墨韵层次丰富。她画的人物头像、胸像常是静默隐忍的,很像一个人在时光中自睹,感情蕴含在内。她的画风区别于学院派,来自她跨界的经历。
她幼习工笔仕女,于精细处可稳持;经过8年科班设计专业,她又吸收了当代艺术中广告艺术强调的冲击力,所以她的每个人物都像icon一样醒目独立;她还曾在三家4A国际广告公司实习和工作,学会了分镜头,曾是4A公司全职脚本画师,并于2005年转行影视业,于2006年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至今已有18年影视从业经历,这是她人物肖像叙事感的来源,每个人物都像故事里的角色,都有前史、有隐情、有情感、有灵魂;她也曾在青海村小支教半年做美术老师,发现儿童画的天真艺境深深契合自己的审美,故保持稚朴之心使她平衡了人物画形的法度和意的烂漫、自由。
像郑迪的人物画介于真实和戏剧性之间一样,郑迪的人生也介于入世和出世之间。她幼年除了画画和看书没有其他兴趣,从小安于创作,所以四十三年始终和社交保持有分寸感的距离,虽然一直在需要常和人沟通的影视业,但她在工作之外沉浸在闭关一般的术业专攻里自得其乐。影视业让她游阅了很多地方的风物人情,这让她对多样性的生命更加共情,她虽然日常和人甚少交际,但她对人类本身保持了浓厚兴趣,并想经由创作探索人的灵魂感。她也希望自己的画既有中国文化本源的基因,又有个人化和立足当代的创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