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讯 > 观察 >

女知青嫁给农村小伙,4年后,小伙才得知岳父身份不一般|天天滚动


【资料图】

1969年,宁波女知青主动下乡到北大荒,10年后她又放弃返城机会,留下来嫁给农民。可当丈夫得知她父亲真实身份后,震惊了。1969年,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19岁的黄丽萍没有跟父母商量,就自己报名,搭上了从宁波到北大荒的知青列车。一下车,黄丽萍被安排到友好生产大队。一眼望去,全是荒地和破破烂烂的泥草房和茅草屋。来自城市的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贫穷的地方。此时,黄丽萍想:“呀,咋这么穷呢,还不如不来呢!”虽然她有点后悔,但是路是自己选择的,再难也要走下去。既来之,则安之。黄丽萍还是咬牙留下来,慢慢适应农村的生活。黄丽萍开始学习农具的使用,不会的就请教当地的村民。她的热情主动,很快与当地村民熟络起来。黄丽萍毕竟是城里姑娘,从没干过农活的她,没几天手上脚上就起泡,体力也跟不上当地的农民。不过,她喜欢织毛衣,织的样式花纹都很有新意。村里的姑娘大妈都来向她讨教学习,黄丽萍也毫无保留地教给她们织法。2年后,看着黄丽萍不善干重活,好心人就给她介绍了一个小伙子,这样两人还可以相互照顾。小伙子一家是1960年来到当地的知青,读过两年书。他父亲身体不好,也不会干农活,3年后就去世了。小伙子和两个弟弟以及母亲四人相依为命。还好,小伙子做事麻利勤快,生活勉强过得下去。一见面,黄丽萍和小伙子情投意合,说话也投机,有很多共同话题。相处时间久了,两人都觉得合适。就在1971年,黄丽萍什么彩礼都没要,也没跟父母商量,嫁给了小伙子。婚后,黄丽萍和丈夫很快便生下孩子。为了生计,他们把孩子给婆婆带,拼命干活,勤勤恳恳,将欠生产队的钱还完。经过黄丽萍和丈夫的努力,家里经济稍微宽松了些,凑够了来回的路费,才敢回宁波。1973年,黄丽萍带着孩子和丈夫回到宁波老家。直到这时,黄丽萍丈夫才知道自己的岳父,竟然是担任过东海舰队工程部部长的将军黄思深。她的丈夫知道黄丽萍是个城里姑娘,没想到她还是将军女儿,瞬间有种配不上黄丽萍的感觉。他心里忐忑不安:“既然我的岳父是大领导,那黄丽萍会不会抛下我们,回到城里呢?”正在他七上八下时,黄丽萍收拾行李,叫他带上孩子,返回了北大荒。黄丽萍在家只住了两天,就匆匆回北大荒。一是因为父亲刚刚复职,身体不好,需要静养。二是因为弟弟妹妹都在家里,房子小,容不下这么多人。黄丽萍还是喜欢自己北大荒的家,虽然破旧了一点,但是有她的孩子和爱她的丈夫,心也就在北大荒了。就这样,黄丽萍一家人过着简朴而幸福的生活。一晃到了1979年,很多知青陆续返城。他们或是因为家里有关系可以进部队,或是家里帮忙办理回城安排工作。而此时的黄丽萍已经有1个儿子,两个姑娘。她舍不得抛下他们独自回城,就算回城也找不到工作。因为黄丽萍的父亲黄思深是个正直的人,从来不给自己人开后门。黄丽萍的弟弟妹妹都是靠自己找工作,黄思深从未过问。下乡到杭州建设兵团的其中一个弟弟,也是靠自己当的医生。所以,尽管黄丽萍看着别的知青返城,心里着急,可是着急也没有用。现实给她的选择也只能是留在农村。虽然父母不能托关系让她回城,但是他们经常写信寄钱给黄丽萍,补贴他们一家的生活。2009年,黄丽萍一家生活越来越好,以前的泥草房子,也改建成了红砖房,家里也添了四轮拖拉机。黄丽萍的儿女都长大,现在的黄丽萍很满足。家中的小院,有孙子孙女陪伴,处处洋溢生活的气息。如今的黄丽萍已经73岁,她从将军的女儿变成了地道的农村妇女,她没有后悔。她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北大荒,正是有了像她一样留下来的知青,才让曾经的北大荒,变成现在的中华大粮仓。在那个知青年代,全国95.5%的知青返城,只有80万留下,而黄丽萍就是北大荒留下来的2万知青之一。黄丽萍在知青返城大潮中没有抛夫弃子,最终选择留下来。她的这份责任和担当,值得我们向她致敬!参考资料:《大国粮仓: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实录》-自己要下乡的“将军女儿”---黄丽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