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蕾
(资料图片)
政商关系,多一步“僭越”,退一步失责,“亲”就是指要坦诚交往,强化服务理念,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清”则是指清清白白,不搞权钱交易,不存贪心私心。只有实现二者的统一,才能解锁“新型政商关系”的“亲清密码”,实现亲商、富商和安商。
亲而有度,积极作为,解锁“新型政商关系”的“服务密码”。“亲”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基础和驱动力。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亿万的市场主体,他们作为市场经济的“细胞”,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底气和韧性所在。近年来,很多地方积极探索服务企业的新方式、新路径,推出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并提出要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做好“贴心人”、服务“保姆式”,为优化营商环境赋能,获得了企业和群众的称赞。然而,当前国内经济仍面临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的情况,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和党员干部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了解企业的所需所盼,在政策宣传解读,推进政务公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及畅通政商沟通渠道等方面做大量工作,让市场主体和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更优的体验感,实现政企良性互动。
清而有为,坦坦荡荡,解锁“新型政商关系”的“原则密码”。“清”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关键和边界线。古语道:“廉者,政之本也。”廉洁自律向来是干事创业的基石,也是为官从政应遵守的底线。党员干部在与企业交往的过程中,要本着服务企业的初心,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推进工作、提升效益。专注于招商工作为百姓谋利的廖俊波,坚持亲清原则,“任何人打着我的旗号去办私事,你们都不要理”,与企业家清清爽爽;不参加应酬的潘东升,一句“干净是对党最大的忠诚”掷地有声,热血铸警魂,清白留世间。在与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要严守底线,公私分明,既不能在推杯换盏、勾肩搭背中违背原则,也不能在推拉扯皮、慵懒怠政中成为“甩手掌柜”。要慎行、慎微、慎欲,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积极作为,真正为企业办好事、解难事。
亲清统一,双向奔赴,解锁“新型政商关系”的“致富密码”。古人云:“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所谓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实际上强调的是政商之间要交往有节,在动态平衡中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紧密结合。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明确政与商之间交往的尺度,既要亲而有度不逾矩,又要清而有为不疏远,充分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的作用。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各级政府部门和党员干部要锤炼过硬作风、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服务企业中实现“亲商、富商、安商”,在坚守原则中保持分寸,公私分明,共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双向奔赴”中共富共赢。
(作者单位:安丘市委组织部)
策划:兰传斌
统筹:吴永功
记者:李文智
(大众日报 山东党建云平台 出品)
期待您的参与,大众日报“齐鲁红星”山东党建品牌榜大型融媒报道启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