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股票 >

信贷投放实现“双过半” 襄阳金融机构持续发力提振市场信心

年来,全市金融机构在支持重点产业链、重点项目和小微企业等方面持续发力。截至6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3419亿元,同比增长15.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信贷投放实现“双过半”,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

金融链长制让资金不掉“链”

纺纱、抽线、织布……走进湖北金恒昌纺织有限公司(简称金恒昌)生产车间,现场繁忙有序。该公司生产的涤棉布、全棉布,大多发往上海、浙江,加工成中高档服装,出口海外。

受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金恒昌的流动资金出现压力。作为全市纺织服装产业链金融链长单位,邮储银行襄阳分行按照“一链一策”的要求,第一时间为金恒昌提供了1000万元的循环额度贷款,用于设备引进和原材料的采购。

“贷款年化利率4.3%,可3年期循环使用,在1000万元额度内,我们需要多少就取多少,随借随还,降低了融资成本,让我们有更多精力投入生产经营,今年我们有信心完成2亿元的销售目标。”湖北金恒昌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航说。

邮储银行襄阳分行副行长彭凯介绍,截至6月底,该行已为全市多家重点纺织企业提供了循环额度贷款1.57亿元。同时,该行还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票据贴现、资金结算、财富管理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强化金融服务,全面提升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水平,服务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今年以来,我市粮食、生猪、汽车、纺织服装等23条重点产业链信贷投放达到298亿元。

普惠金融保市场主体“不差钱”

“有了农商行提供的200万元周转资金,让我们更有信心战胜目前困难。”老河口市林鑫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玉强说。

该公司是一家经营木材收购、木材加工及成品销售的小微企业。今年,受上海疫情影响,公司销量锐减,加上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现金流日益吃紧。

老河口农商行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这一情况,根据企业纳税数据,为其快速发放线上信用贷款税e贷200万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宜城市诚鑫化工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仓储贸易,去年销售额1800多万元。“因为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我们想囤一批货来降低成本,但手里没有钱,心里干着急。”公司负责人熊骥说。

熊骥的这一难题依托宜城市企业首贷中心不到3天就得到了解决。

为有效探索中小微企业融资新模式、助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2021年6月,宜城探索成立的企业首贷中心投入试运行。企业首贷中心采取“线上线下”的双服务模式,在线下设立了金融服务窗口。

此外,企业首贷中心还建立信用培植孵化器,对于发展前景良好、但暂未达到贷款门槛的企业,进入企业首贷中心培植库,由其中一家银行进行一对一的贷款培植辅导,争取早日达成银企合作。

“目前线上有141家企业注册登记,已有102家成功获得贷款,贷款率达72%,贷款金额达到4.58亿元。”付雪菲说。

创新金融产品让企业“应贷尽贷”

科技型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载体,但由于受轻资产等因素影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严重制约着企业发展。

“依靠我们的发明专利,公司产品拓展到了海洋工程和军工领域。年初刚接到6000万元的订单,但由于各类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企业自身增设备扩产能,资金周转成了问题。”襄阳市立强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涛说。

襄阳市立强机械有限公司位于谷城经济开发区,主要从事不锈钢、耐热钢、碳素钢和高温合金钢的精密铸造及研发销售业务,去年入选全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之前,我们通过资产抵押贷过款,评估贷款不超过500万元。”陈涛说,这次少说也要1000万元资金才能渡过难关。中国银行谷城支行行长马勇得知情况后,来到该企业。“我们银行今年新推出发明专利质押贷款,最高能放款1000万元。”马勇的话让陈涛欣喜不已。

陈涛赶紧把企业所有的专利证书都拿出来。其中,2项是发明专利,28项是实用新型专利,还有2项是外购专利。银行工作人员对发明专利及企业生产状况等进行了综合评估,当天,就获得省行批复。

为进一步解决轻资产科技企业融资难题,今年7月初,襄阳市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专门成立了科技担保事业部,联合农行襄阳分行、湖北银行襄阳分行开展了我市首批科技担保贷业务,为襄阳国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科技型企业提供担保融资共600万元,在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门槛更低、程序更简、速度更快、费用更省、抵押更少是我们成立科技担保事业部的初衷!”市融资担保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该公司将持续聚焦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着力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助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襄阳市科技型企业进一步创新发展。

关键词: 市场信心 金融机构 发明专利 海洋工程

资讯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