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讯 > 股票 >

聚焦“保险+服务” 普惠型家财险多地“开花” 资讯推荐

今年入夏以来,多地发布高温预警,火灾发生的风险也随之提高。6月,湖南省株洲市一居民楼失火,虽房屋内无人员被困,但室内财产却遭受了一定损失;此前,广东省广州市一高层住宅楼突发火灾,疑似因高温导致堆放在天台的杂物自燃引发火灾。在此类情况下,投保家庭财产险(以下简称“家财险”)便可报销部分损失。家财险通常年交保费百元左右,最高保额可达上百万元。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2022年行业财产险保费收入万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家财险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是保费增速最快的险种。


(相关资料图)

值得注意的是,瑞士再保险发布的报告显示,尽管家财险的保费增长率很高,但与发达保险市场相比,目前我国家财险覆盖率仍处在较低水平。

对于我国家财险覆盖率水平较低的现象,资深精算师徐昱琛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首先,消费者的投保意识比较薄弱。这类风险的发生概率较低,老百姓对于此类风险的感知较弱;其次,保险公司的供给也相对偏弱。家财险产品一般保费较低,保险公司也没有开发出很多的产品。同时,保险公司提供的渠道也存在不足,缺乏宣传动力。家财险产品基本上是静静地展示在保险公司的‘橱窗’里。从供需两方面来看,一方面需求不够强,另一方面供给也不够充足。因此,家财险在财产险当中还是一个比较小的险种。”

覆盖率较低

家财险旨在为个人的住宅及其内部财产提供保障。保障范围通常包括:住宅结构保障,如房屋的墙壁、屋顶、地板等;家庭财产保障,如家具、电器、电子设备等;第三方责任保障,如家庭财产导致他人受伤或他人财产受损的情况;以及临时居住费用,如住宅因保险事故而无法居住,家财险可能会支付在此期间的临时住宿费用或租金。

公开数据显示,近十几年来,中国家财险的投保率一直徘徊在10%以内,在保费市场份额中占比不足1%。2021年和2022年,家财险保费收入在财险行业整体保费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

家财险当前覆盖率低的原因表现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一方面,大多数家庭遇到的各种风险相对而言比较小。对于家财险中包括的水灾或者火灾等风险,消费者的感受并不很深刻;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在推广方面没有很强的动力。特别是在保险公司的营销方面,售卖一份家财险的保费相对于其他的保险产品较低,营销人员所获得的佣金相对而言也较低,所以营销员在推广这种产品的积极性也要弱很多。对于大多数人,比如近些年比较热门的增额终身寿,因为每个人都面临养老的风险,可以看到众多保险公司的营销推广,基本上各种渠道都在进行售卖,营销员所获得的佣金也比较高。”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表示。

瑞士再保险调研结果显示,由于中国住宅建筑结构抗风险能力高,对于自然灾害风险暴露较低,因而中国住户对于风险感知度较低,对于保险产品的认知更为有限,保险深度也偏低,存在较大的保障缺口,商业化进展任重而道远。在渠道方面,传统销售模式很难实现家财险产品的大突破;产品方面,家财险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满足多样化的保障需求。

针对目前险企提供的家财险产品,财险业资深人士认为,家财险的保险覆盖范围相对有限,一些特殊财产、高价值财物或特定风险可能未被充分覆盖。消费者在购买家财险时可能需要针对自身需求进行额外的定制或补充保障,增加了购买和管理的复杂性;一些家财险产品的保险条款和责任范围相对复杂,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难以理解。保险公司在产品宣传和解释方面要加强信息透明度,提供清晰易懂的说明;有很多消费者反映在家财险的理赔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繁琐性。理赔流程可能需要提供大量的证明文件,办理手续相对繁琐,导致消费者在遭受损失后无法及时获得赔偿,影响了保险的实际效果和消费者的满意度。

与高频服务结合

实际上,当前在政府和险企的共同推动下,多个普惠型家财险产品上线,在供给端着力,进而拉动消费者需求。

今年6月,宁波市普惠型家庭生活保险“甬家保”正式启动上线。同月,三明市的普惠型家财险“明家保”上线,首款普惠利民的服务型家财险“彩云安居保”在云南开始投保。此外,成都、天津、重庆等多个城市也在积极推动普惠型家财险发展。据了解,区别于传统家财险,普惠型家财险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产品设计和运营方面,主要采用了惠民保,即普惠型健康保险产品的设计和运营思路。

此前,原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优化新市民安居金融服务;推广家财险,增强新市民家庭抵御财产损失风险能力。

瑞士再保险发布的报告认为,得益于各地政府的有效推广,普惠型家财险以住房保障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具有保障全面、价格实惠、服务性强等显著特征。同时,其创新性地与本地维修服务商建立合作,将保险与高频服务相结合,以行业合力在各个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等,显著促进了家财险在市场上的普及,增强了消费者对于新兴家财险产品的信任度。

对于普惠型家财险,杨泽云认为,降低产品价格,还能够使家财险成为低成本获客工具,对保险营销人员来说,是与客户加紧联系的有力工具,达到类似“惠民保”的效果。同时,政府更多的背书也加强了消费者的信任度。

对于未来家财险产品的供给优化方向,徐昱琛认为,第一,产品要比较简单,让消费者容易理解。第二,产品有比较好的卖点,或者能够击中消费者的痛点。比如百万医疗险产品,它首先很简单,价格在几百元,报销金额能够最高达到数百万元。第三,需要有比较好的传播渠道或者购买渠道,传播渠道可以多一些推广的费用,能够有助于推广,激发消费者一定的购买欲望。当前阶段,虽然大家在进行一些尝试,但整体还处于比较平静的状态。

上述财险业资深人士向记者强调,首先,家财险产品应注重个性化定制。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他们对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保费价格和理赔服务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险企应通过灵活的产品设计和个性化选项,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供更贴合其家庭特点和财产情况的保障方案。其次,家财险产品应注重全面的保障范围。消费者购买家财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家庭财产免受损失和风险。家财险产品应该覆盖广泛的风险,提供充足的赔偿金额来应对潜在的损失。此外,家财险产品要更加注重简化的理赔流程和高效的服务。消费者在购买家财险时,最关心的其实是在意外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获得赔偿和支持。保险公司需要提供简化的理赔流程,减少繁琐的文件和手续,进行快速响应和提供高效的服务,让消费者感受到保险的实际价值和保障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关键词:

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