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讯 > 健康 >

家长一经发现孩子的这些糟糕习惯必须立即致力整改


(相关资料图)

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父母的教导,生活习惯的养成更需要家长的督促和引导。以下这些习惯很糟糕但很多小孩都有,家长们切不可疏忽大意,一经发现一定要致力整改,否则成为顽固习惯后难以纠正不说还后患无穷。

沉溺某项娱乐活动没节制其实是孩子自制力与自律的体现。自律的程度,决定了孩子人生的高度。自律的培养应该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一旦发现孩子看电视/刷剧/玩电子游戏没节制,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加以引导和督促,让孩子意识到自律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律养成的方法与工具(时间规划、便利贴任务法),逐渐养成自律的习惯。自律的人未必都成功,但成功的人必定是自律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越早养成自律的习惯,越早受益。

做事磨磨蹭蹭是很多孩子的通病,打开作业本,东摸摸西看看,原本10分钟可以做完的作业硬是拖了2个小时才完成。周末的作业明明周五就已经知晓,偏偏要拖拉到周日晚上才开始去做,时间不够了,怎么办?要么熬夜完成影响周一的学习,要么直接抄答案敷衍了事,导致质量低下,错漏百出,不管采用哪种做法,其结果必然不甚理想。

不少成年人的个性签名是“懒癌晚期患者”“拖延重症病人”,他们深受懒散拖拉的毒害却无法自拔,究其原因就是在小时候做事磨磨蹭蹭的后遗症。因此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绝对不能姑息,更不能不当一回事。

公共场合声音大,在某些方面暴露了孩子自我为中心,不会为他人考虑,没意识到自己的大声会对别人产生干扰。这个折射了孩子的礼仪与个人素质问题。经常处在嘈杂的环境里,易使人急躁健忘,因此在公共场合大家都不希望周围的环境吵闹。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是一个文明人的基本素质。以在教室里自习为例,大声说笑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打破安静的学习环境,干扰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

文明是一种习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无论在什么地方,大家都应该注意别人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为他人着想。家长在公共场合陪伴孩子的时候,一方面要以身作则自己保持轻言细语,另一方面一旦发现孩子大声说话,一定要及时提醒与制止。

善用语言,学会表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孩子说话含糊吞吐,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孩子不自信,也可能是孩子生理方面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孩子的表达技巧极为欠缺……。因此家长面对孩子说话含糊吞吐,一定要引起注意,及时介入分析导致孩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对症下药越早纠正越好。

邋遢不爱干净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形象与交友。因此家长要身体力行,不仅要教会孩子收拾房间,收拾自己的方法和技巧,还要采取相关的奖惩措施提醒与督促孩子养成干净整洁的习惯。

以上这些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不难见到但都非常糟糕,越早发现越容易纠正,一旦变成顽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带来的危害会非常大。作为家长对这些习惯一定要零容忍,一经发现必须要立即致力改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