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热讯 > 深度报道 >

微速讯:瑞银“第一把火”:设置超20道“红线”,杜绝瑞信“文化污染”

瑞银终于完成对瑞信的历史性收购,但为防止瑞信“文化污染”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才刚刚开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12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瑞银为了降低在与瑞信合并后的一系列风险,将对瑞信员工实施严格限制。

知情人士称,瑞银列出了约23条“红线”,涵盖了11项金融风险和12项非金融风险。禁止瑞信员工从合并后的第一天开始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包括:

瑞银董事长Colm Kelleher曾在上月表示,设置这些“红线”是担心“瑞信的文化污染”:

瑞信首席执行官Ulrich Koerner在一份备忘录中向员工表示,虽然每位员工所做的工作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但会有“我们都必须遵守”的最新工作规则。

不仅如此,裁员也是合并后瑞银的必要举措。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2日,瑞银首席执行官Sergio Ermotti在一场活动上就曾对裁员发出了警告: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在完成收购的同时,瑞银还宣布了对部分瑞信实体的董事会提名。待监管部门批准后,瑞信集团董事会将由Lukas Gähwiler担任董事长,Jeremy Anderson和Christian Gellerstad担任副董事长。根据瑞银官网,Lukas Gähwiler现任瑞银副董事长。

此外,De Ferrari将成为瑞银财富管理负责人Iqbal Khan的高级顾问,Hannaford将担任其美国理财业务的科技部门主管,Wildermuth被任命为瑞银美洲业务部门和合并后美国法律实体的首席风险官。

与此同时,瑞信的总法律顾问Markus Diethelm、首席财务官Dixit Joshi、亚太区主管Edwin Low、投资银行联席主管David Miller和市场联席主管Ken Pang已决定离职。

瑞银一位发言人称,在两家银行的合并完成后,银行约160位管理层中,只有五分之一来自瑞信。

华尔街见闻曾指出,完成合并后,新创造的瑞士金融巨头资产负债表高达1.6万亿美元,大约是瑞士经济规模的两倍,掌握的资产规模高达5万亿美元。瑞银由此获得了被称为“皇冠上明珠”的瑞信零售银行业务,节省了大量重复建设的成本,也加强了瑞银作为全球财富管理机构的龙头地位

Ermotti曾表示,虽然两家银行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将达到约1.6万亿美元,但瑞银的目标是将其削减至1.35万亿美元或1.4万亿美元:

何为瑞信的“腐坏文化”?

据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在“不情不愿”收购瑞信后,瑞银的优质资产被拉低,同时其还要承担瑞信约54亿美元的损失,且如果瑞银股价像2008年的美银并购美林后跳水,风险将会在金融系统内扩散。

与此同时,瑞银最大的担忧就是,其精心培育的企业文化可能会被瑞信内部存在的“腐坏文化”侵蚀。

瑞银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陷入困境,在接受政府纾困以及卷入一些列丑闻之后,缩减了较为激进的业务,并通过整顿回归成为一家更保守的理财机构。相比之下,当时没有陷入困境的瑞信则加速进军高风险的投行市场,并借此迅速扩张

这在内部员工看来可能就是两家银行文化冲突的核心所在。

一位曾在这两家机构工作多年的交易撮合者对媒体表示:

一位瑞银前员工表示,投行业务在内部被视为类似于赌博的行为。瑞信的国内银行具有吸引力,但对于像瑞银这样“不浮华,低调”的文化,资产管理部门和投资银行部门的问题更大。

瑞银高管们普遍担心,他们正与一家愿意接受高风险客户并提供高风险产品的银行“暗中较量”。

瑞信因丑闻和巨额亏损陷入困境,在其内部报告称这一切的发生是“对风险的懒散态度”导致的。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