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等近期发表的数据显示,1990~2019年,我国慢阻肺死亡率显著下降,但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增加了近2/3。
据估计,2019年中国新诊断慢阻肺病例占全球的24%,中国慢阻肺死亡病例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资料图)
根据2019年疾病负担研究,我国COPD发病率增加了61.2%,新发病例数从1990年的239万例增加到2019年的397万例。患病率增加了67.8%,患病人数从1990年的2775万增加到2019年的4517万。
但慢阻肺导致的死亡人数从1990年的124万下降到2019年的104万。
研究称,人口老龄化和吸烟是我国慢阻肺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吸烟是我国慢阻肺的首位危险因素,第二位为颗粒物污染。
吸烟更是男性慢阻肺负担最显著的风险因素,占慢阻肺相关死亡人数的74%。
研究者分析,我国慢阻肺死亡率和疾病负担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可能与诊疗延误有关。
有证据表明,在中国,慢阻肺诊断不足,部分原因是诊断慢阻肺通常基于症状,而不是肺功能。中国无症状慢阻肺患者占到了35.1%。
此外,通过肺功能检出慢阻肺的比例很低。许多咳嗽和咳痰症状明显的患者没有定期接受肺功能检查,导致了疾病诊断延迟。一旦被确诊,疾病的严重程度就已达中重度。
研究还发现慢阻肺疾病负担存在地域差异,在青海、西藏和甘肃等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份,慢阻肺的疾病负担高。
研究者分析,中国西部的欠发达地区,气候寒冷,空气湿度低,固体燃料的使用率仍然很高,清洁能源和室内通风设备的普及程度较低,导致了慢阻肺的疾病负担较重。
来源:The Burden of COPD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Front Public Health. 2022 Jun 3;10:859499.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