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项目生成、建设及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今年1至4月,朔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8亿元,同比增长12%,高出全省2.2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数据着实亮眼。
亮眼的数据,是朔州市落实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的生动实践,也是朔州市以良好的服务、环境和规划,赢取企业发展信心的体现。
做实项目,换来有效投资
时光追溯到三月的朔州大地,冰雪尚未消融。在集大原高铁控制性工程恒山隧道施工现场,一台台掘进机隆隆作响,打破了春天的寂静。
集大原高铁全线征地9021亩,其中朔州段已完成90%以上。在有力的土地保障下,隧道、桥梁、路基三大重点工程“全面开花”,恒山隧道正洞累计开挖1981.8米。项目年度投资完成3.7亿元,以2022年下达计划35亿元计算,已完成年度计划的10.6%。自开工以来累计完成44.85亿元,完成总投资的18.9%。
距离恒山隧道20多公里之外的新建朔州民用机场项目现场同样激战正酣,航站楼主体结构基本完成,航站区附属工程进入装修阶段,水电气暖、通信、防洪等场外工程已开工。项目整体到位资金10.46亿元,有望年底竣工。
冻土变“动土”,开春即开工。这背后是朔州市委、市政府的超前谋划。去年10月,该市抬高标杆,以“六比六看”和项目建设冬季攻坚大比拼为抓手,提早组织各县(市、区)与相关部门不猫冬、干起来,提前做好项目要素保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举办全市2022年项目集中开复工仪式,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
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133个,已开复工项目928个,开复工率81.91%。其中,省市重点工程72个,已开复工47个,完成投资21.5亿元,占全市固投的29.1%。值得一提的是,固投贡献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数量增长21.5%,投资额占全部投资的84.3%。
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为确保项目建设有力推进,朔州市坚持高位运作,统筹布局,定期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专题会,压实工作责任,推进项目进展,包县区、包产业、包项目,带头入企服务、带头招商引资、带头督导督办项目,产生示范效应,形成了齐心协力抓项目的生动局面。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力推动了项目集中开复工,也让固投迎来了新发展态势。国能朔州新能源有限公司朔城区100MW光伏项目稳步推进打桩,完成投资2.75亿元;怀仁市振鑫耐火材料有限公司3万吨煅烧高岭土项目一期办公楼和钢结构厂房主体完成,完成固投9158万元。
做优环境,打造投资洼地
今年以来,朔州市再次加大营商环境整治力度,召开全市营商环境暨市场主体倍增工作推进会,全面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推动市场主体上规模、增实力、提效益,部门的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投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从拿地到跑手续,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帮办代办员的大力支持。”6月10日,说起入驻山阴经济技术开发区,山西恒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诸葛启聚倍感欣慰地对记者说。
诸葛启聚享受到的服务其实来源于山阴县新近实施的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该工程推出105项企业和109项个人全生命周期服务事项,凡是列入事项内容全周期帮办代办。不仅如此,山阴县还率先在全市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倒逼畅通群众和企业诉求渠道,提升办成事的水平、质量和效率。
除此之外,全市开发区持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承诺办理事项和范围日渐扩大。推行“一项目一方案一清单”审批模式,让企业一次申报、一次告知、一站办结。朔州经济开发区按照“边建设、边入驻”模式,投资新建标准化厂房,让企业拎包入驻,这些措施也在无形中增强了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
据统计,1至4月,全市民间资本投资增长38.2%,占全部投资的55.8%,拉动投资增长17.3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市场主体数量累计达到143730户,净增5011户,净增率3.61%,位居全省第三。
要素保障上,朔州也是做足了文章。围绕市场主体倍增等政策,成立财政补贴、房租减免、税收减免、社保减免等9个工作专班,全力推动纾困政策落实。强化财税支持和金融服务保障,积极开展融资担保、银企对接、银行包联帮扶百企活动。截至4月底,已累计减税降费约4.96亿元,惠及企业9.8万户,为受疫情影响的1.2万多户中小微企业和各类工商户发放信用贷款近54.49亿元。
抓作风、优服务、提效能,朔州坚持不懈打造投资洼地。在良好营商环境的加持下,一大批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进展顺利,喜报频传。经纬通达、晋坤矿产品、超牌、阿拉丁等企业纷纷把朔州作为其最重要的投资地,连续实施多期项目投资。
做细规划,保持良好势头
承接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势头,朔州再接再厉,瞄准能源革命综合改革主攻方向,做细规划,精心引导,为长远积蓄动能。
根据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精神,朔州市聚焦信息网络、产业升级、城市更新、农业农村、国家安全五大基础设施领域14个行业,梳理谋划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491个,总投资6753.8亿元。
朔州煤炭资源得天独厚,煤基产业潜力巨大。市委、市政府围绕落实“双碳”目标,在平鲁经济技术开发区布局“一园一院一业一网”,打造千亿级低碳硅芯产业园区,建设低碳硅芯产业研究院,谋划硅芯全产业链和“源网荷储氢”一体化发展。
“一方面通过新能源和新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从工业硅、光伏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到太阳能电站的完整链条,另一方面通过‘源网荷储氢’项目与硅芯产业深度耦合,实现园区绿电比例70%,让园区成为全国转型发展的示范区、‘双碳’战略践行区和科技创新引领区。”平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军介绍,目前已经有北京永昌、三元炭素、光福科技、晋楚三熹等9家企业入驻,总投资823.5亿元。
如果说硅芯是朔州超前布局的千亿“电极文章”,那么朔州另一个工业大县——山阴县布局的则是千亿“材料文章”。
山阴县有着丰富的煤电资源和石灰石资源,如何把资源用足用活,山阴县委、县政府谋划了西部能源和东部材料两大“双500亿”基地。西部基地依托北周庄循环工业园区,整合热电联供、煤炭生产、光伏发电和风电功能,串联形成低碳循环工业体系;东部基地以石灰石资源利用为主,发展碳基、钙基、固废综合利用三大新材料产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条。
从无到有,从浅入深,从缺到全。瞄准行业发展趋势,聚焦新动能培育,朔州逐渐构建起一批引领转型发展的科技园区,而这也成为促进外来企业来朔投资项目的一张名片,不少省外企业也开始主动来朔发展项目。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举行招商引资活动13场次,邀请外来投资考察48批次,征集招商项目147个,总投资1447.86亿元,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7个,总投资额32.4亿元。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乘着1至4月固投蓬勃发展的东风,朔州正全力推动更多项目落实落地,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增添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