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上广就业,还是留在长沙?湖南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博士毕业生黎佳志今年毕业之际,面临人生的十字路口。
【资料图】
正当难以抉择时,黎佳志参加了由长沙市人社局主办的一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洽谈会。现场,150家优质企业,5400余个就业岗位,多个行业领域,这让他感受到:“长沙的发展潜力大,就业机会多,不输北上广,且内地城市的发展需要更多人才的支持,留在长沙也能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事关经济发展,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至关重要的一环。今年以来,依托长沙市人力资源市场、长株潭人力资源网等平台,长沙统筹开展各类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共举办了366场线上线下招聘会,累计发布岗位需求24万余个。
2023年“产业发展看长沙”之高校就业处长“园区行”活动。长沙市人社局供图
校企联动
人才供需精准对接
7月中旬,来自全国24所高校的100名学子来到长沙进行体验周之旅。
此次活动坚持精准匹配原则,重点突出本地高校留长就业。参与的100名学子中,省内占70%,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70%,其所学专业集中在长沙主导产业人才需求方向,包括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等。旨在通过组织学生参访园区企业、城市地标等方式,吸引青年人才走进长沙、了解长沙、选择长沙,促成更多高校学子来长发展。
人才兴,则城市兴。今年长沙市人社局与25所驻长高校开展了结对联系高校服务就业专项活动。自5月启动以来,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已累计举办13场招聘会,服务毕业生超过2万人次。
“参加招聘会的企业质量很高,来了不少名企,岗位薪资待遇也不错”。来自湖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陈同学在招聘会上与多家企业进行了面对面沟通交流,工作人员还为他详细介绍了长沙人才落户、就业创业补贴、档案托管等政策。
为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解决企业招聘不便的难题,长沙市人社局聚焦人才与企业双方的需求,定期每月举办两场“长沙人社直播间”政策宣讲。
“直播间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倩影。很高兴来到长沙人社直播间分享就业见习的政策。”在长沙人社直播间,市就业服务中心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部副部长张倩影化身“带岗”主播,为高校毕业生“快就业、就好业”牵线搭桥。
此外,市人社局还打造了可互动“打卡”的“云上校聘小屋”,目前已覆盖44所在长高校,通过“现场招聘+直播”的形式开展政策宣讲和职业指导,深受师生关注和好评。
学生在“校聘小屋“了解就业信息。长沙市人社局供图
优化服务
聚智引才促进就业
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梁昶,通过“长沙人才”APP,提交了青年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申报资料。根据相关政策,他可获得3万元/人的青年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
今年年初,长沙发布“就业优先政策2.0版”,对促进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就业创业制定了一揽子政策措施,尤其是鼓励在长高校引导毕业生留长就业,最高给予100万元/年的奖励,确保人才在当地“住下来”“留下来”。
据了解,近年来,长沙先后出台人才新政22条、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就业优先政策2.0版等系列政策,共为各类人才发放奖补资金22.78亿元,其中租房和生活补贴12.73亿元。一组组数据彰显着长沙对青年人才帮扶的力度和决心。
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长沙人社部门“两微一码”也在联合发力。
“长沙人社”订阅号和“长沙人社12333”服务号开设“招聘”专栏,实时推送企业用工需求岗位至410多万订阅用户;“长沙人社一码通”微信小程序、“我的长沙”APP专为高校毕业生开辟“毕业季服务”专栏,实时发布岗位清单、服务清单、活动清单。
“目前,人社窗口业务网办率已超过9成,人才办事‘一次也不跑’成为常态。”长沙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开发一体化人才服务平台、人才手机APP等网上服务渠道,长沙实现了学信、人社、银行等部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构建了“一窗受理”“全城通办”和“网上直办”的人才服务模式。
高校学子进企业参观。长沙市人社局供图
稳岗扩岗
强化创新创业帮扶
在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上,“00后”创业者王淑禾带领的“薪火芳华”创业项目代表湖南长沙获得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青年创意专项赛一等奖,被授予“全国优秀创业创新项目”。
作为湖南大学金融工程专业2023届大学毕业生,王淑禾现任湖南禾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落地湖南大学科技园,拥有员工30余人。她告诉记者,长沙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其创业团队在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长沙多措并举激发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鼓励青年大学生迈入创新创业主战场,以大学生等群体为重点,大力开展创业培训。
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创业培训获得证书3万余人次,创业培训带动创业成效5.27%。评选出了2022年度创新创业带动就业项目165个、初创企业经营场所租金补贴项目86个、一次性创业补贴项目183个、“小荷”青年人才创业项目55个,评定市级创业孵化基地95家,其中17家省级孵化基地,4家国家级孵化基地,高校类孵化基地19家。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需要各方形成合力,企业提供动力,政府给予助力,方可产生活力。
“稳就业事关高质量发展、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长沙人社部门将持续创新举措,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留长发展,为推动长沙经济高质量发展聚智引才。”该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春山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