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最近,浙江温州的大学生童童发了一张和妈妈的聊天截图,妈妈简单的一句话得到上万网友的点赞。 童童上大学之后,没什么时间住在家,就从家里主卧搬出来了,原来的书桌里有很多不用的东西都放在里面,“今天妈妈看到了(一把尺子),问我能不能把尺子送给弟弟,其实我感觉这是个小东西,甚至完全没必要问的,但是她专门发消息问我,感觉被尊重了!心软软!” “平时我不在家,现在的房间都是不让我弟弟随便进去的,怕他乱碰我东西。之前有个娃娃,我弟弟看到特别想要,但是那个娃娃真的陪了我很久,她就会和弟弟讲道理。真的好喜欢这样的家庭氛围!” 有网友发出哭泣表情:“原来我发脾气也不是没有道理,是因为没有被尊重,还总被家人pua说我太小气了。
每次刷手机看到这种内容都血压升高:家长把孩子玩具送人再来一句“别这么抠”、把宠物兔子炖了还笑着拍孩子嚎啕大哭的视频、把盖着密封章的毕业生档案袋强行撕开...... 对一些孩子而言,《家有儿女》不是情景喜剧,是“科幻片”——剧里的爸爸夏东海说,“一个孩子得不到尊重,ta怎么会尊重别人呢?” 《家有儿女》播了十几年了,而“我30岁了,还没实现关卧室门自由”,甚至在镜头中不许出现其他人的线上视频考试中,爸妈也会“不经意”推门入镜。这扇门怎么这么难关上? 诗人纪伯伦说,要“把孩子视为一个灵魂,一个正在成形的独立的人格.......给予信任和尊重”,而有些父母做不到是因为,他们也“从不把自己视为一个灵魂”。 家长不如适当拥有“不管教的勇气”,往大了说,尊重子女对职业或婚姻的选择,往小了说,能不能别让二十多岁的人在家门口卸了妆才敢敲门? 来源:央视网(内容来自小红书博主@Herstory)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