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资讯 >

蕉岭打造“寿乡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 带动全面振兴

石窟河畔,禾苗翠绿,微风荡漾,稻田满是新意;屋舍俨然,屋顶错落有致,檐下老人剥着刚摘下的黄豆荚;平坦整洁的道路延伸到家门口,小花园、小菜园布满村头巷尾……

初秋,行走在蕉岭县的“寿乡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看到的是寿乡的自然风光,感受到的是乡村的朝气蓬勃。这背后,是蕉岭县积极响应、主动谋划、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取得的成效。

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立足“五大振兴”的基本要求,蕉岭县绘好建设规划图,瞄准产业这一发力点,通过党建引领、干群合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建好示范带,带动全面振兴。接下来,蕉岭县以长潭、蕉城、三圳、新铺镇为主线,打造“寿乡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在此基础上,建设两条以上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以中心村为节点、圩镇为枢纽,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带,同步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辐射带动蕉岭县乡村全域全面振兴。

绘好一张图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挖掘乡村独特魅力

“以前农村人都争着往城市跑,现在城里人巴不得早点退休回农村。”今年58岁的邓玉兰谈起家乡蕉岭县长潭镇新泉村的变化,笑得合不拢嘴。她说,柏油道路铺到家门口,走出大门就有整洁美丽的小花园、小公园,可以散步、可以小憩,村民们对此赞赏有加。

新泉村的这些变化,是蕉岭县持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积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变化的成效之一。

通过干部带头、党员响应、村民配合,蕉岭强化日常排查,及时对危旧房屋、残垣断壁、乱搭乱建进行拆除,并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四小园”建设,因地制宜打造有特色的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美化村庄环境,丰富村容村貌。

过去一年,蕉岭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培育精勤农民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创建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县。

办法越来越多,方式越来越活,一个个美丽乡村、产业强村、宜居新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成绩是最好的体现:蕉岭大米、绿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蕉岭大米入围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毛竹产业园入选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村被评为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文福镇鹤湖村获评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站在新的坐标点上,蕉岭为自己立下了新的奋斗目标,吹响全面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号角。

“建设示范带,蕉岭有基础,但要建出成效,关键在于做好规划,让蕉岭的乡村、圩镇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特色得到充分展现。”蕉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如何画好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蓝图?蕉岭分三步走:全域统筹,分区规划;协调统一,分村规划;加强基建,完善结构。犹如绘画的三个重要步骤:找准结构线、描好分界线、上足鲜颜色。

据了解,蕉岭县确立了以“寿乡画廊”和“水墨长潭”两条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为基础,涵盖4个镇20个行政村和新铺示范圩镇的方案。

依据各个乡村的具体情况,蕉岭从乡村的自身优势出发,进行功能的分区,科学规划,挖掘不同村庄的独特魅力,逐渐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依照全域统筹、分区引导理念指导原则,实现对分区对象有规划、有目标的引导,促进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发展。

长潭镇白马村是最早一批发生变化的村庄。

站在长潭镇白马村的田埂上向远处眺望,田野内,一株株排列整齐的禾苗在微风的吹拂下摆动着。俯视稻田,一幅“幸福追梦人”的田画浮现在眼前。

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连片平整的土地是白马村的优势所在,既为白马村提供了机械化耕种与收割的天然条件,也为白马村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基础。

李延志是长潭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也是白马村驻村第一书记。在前期规划工作中,他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其他队员到白马村与周边乡村展开调研,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经过与村委会商讨,我们决定实行‘稻花轮作’,规划建设白马农业主题公园,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李延志说。

田画、栈道、小火车、露营基地……经过几个月的建设,白马村农业主题公园亮点纷呈,已成为蕉岭老百姓周末出游的好去处。“每到节假日,乘坐小火车在五彩稻田里拍照或者晚上在周边露营休闲看星星的游客络绎不绝。”白马村党总支部书记林金华说。

找准发力点数字农业助力丝苗米做大做强

步入三圳镇丝苗米种植基地,种下不久的稻田内,水如镜子一般将湛蓝的天空倒映在田内,一株株嫩绿的水稻就如同种在蓝天内,排列整齐,分外美丽。

“过去,从种植到收割,都要依靠人力,费力气不说,种出的米也是品质不一;如今,有了数字化的设备,种植过程全流程监控,智能化设备帮咱当管家,省时省力,品质还有保障。”梅州市建丰粮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崇文笑着告诉笔者。

从人种人收到机耕机收,从靠天吃饭到精准治虫,蕉岭的丝苗米产业正走出一条精致高效的数字化道路。

2021年,蕉岭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1.71%,走在全市前列,预计2022年达82.14%。机械化、数字化的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农田的管理效率,保证产品品质,也解放了农民双手。

乡村振兴示范带,产业发展是核心。发展特色产业,有利于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促进农民和农村集体增收,推动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进程,是实现农民富、农村美的重要抓手。

然而,推进示范带建设难点也在产业。

于蕉岭而言,产业建设的难点在于劳动力不足。“都说农业是投入大、周期长、产出不稳定的产业,所以不少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小孩和大量的田地。”温崇文说,要推进产业建设,就要找到劳动力。

数字化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道路。

“自从装上了数据采集设备、虫情分析仪、监控等多种物联网设备,对丝苗米种植进行全程数字化管理,省力多了。咱点点手机,稻田情况就掌握了,不用一趟一趟地跑。”三圳镇种粮户涂见平承包了100多亩田,有了丝苗米产业大数据平台,一人也能管好百亩良田。

新技术添底气,稻田里的各项数据都被传到了蕉岭丝苗米产业大数据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既有品牌宣传,也有全程溯源系统,更有销售中心和大数据分析,真正实现了丝苗米从稻田到饭碗的全程溯源。让农民种得轻松,客户吃得放心。

用好新技术,种粮大户实现高效管理,农民当上“甩手掌柜”。

依托大数据平台,蕉岭成立农业生产托管运营中心,大力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不仅让农民告别“想种田却没时间、没力气”的烦恼,也补齐了丝苗米在加工和流通等传统农业环节低效率、不稳定的短板。

作为托管农户,返乡新农人刘婷告诉记者:“把田交给专业合作社托管,省时又省力,除去托管费750元,每亩还增收250—300块钱,很划算。”

数字赋能,让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蕉岭充分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市场信息、农贸供应、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农产品初加工、农业气象“私人定制”等领域的农业生产性服务,提升农产品品质,以品质保障品牌,让农产品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建立健全农业农村数据采集体系,积极建设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网络、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农业农村云平台,让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融合,赋能乡村产业发展。”蕉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形成大合力探索“六事”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模式

“你好,我想利用积分兑换一包洗衣粉,这是我的积分分解表。”

“好的,本次兑换将消耗20积分,账上还剩余184分。”

一大早,蕉城镇龙安村村民陈远方提着一大袋洗衣粉,从龙安村乡村治理兑换超市中快步走出,正忙着赶回家洗衣服。“用平时借阅图书、参与村子里的公益活动攒下的积分兑换物品,在家门口就可以兑换生活用品,不仅方便,更有种小小的成就感。”陈远方说。

走进龙安村乡村治理积分兑换超市,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多是生活用品,每一件商品下方,都清晰地标注着兑换商品所需的积分。兑换完商品后,村民需要到一旁的电脑上进行登记,并扣除对应的积分。

“我们梳理总结了20余条近年来村内治理的好经验、好办法,以积分细则的形式进行固化、高质量延续,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透明化、规范化水平。”据龙安村党委书记郑小峰介绍,积分评定紧密结合乡村治理实际,从遵纪守法、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孝亲敬老、讲诚信、育新风等方面明确积分内容。

在评分环节,龙安村采取“基础评分+加分项+减分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积分评定,吸纳村“两委”成员、村民理事会、各级党代表、农村党员等多种主体组成评议人员库,以片为单位,每季度进行评测时抽取五人组成评议小组,评测结果张贴公示,评测全过程纳入镇纪委、村监委会监督范围,确保程序依法合规。

“现在,纷繁复杂的村级事务逐渐标准化、具体化,乡村治理也从‘村里事’变成‘家家事’,治理工作更加简便、有效。”郑小峰说,自“积分兑换”制度实施以来,龙安村全村共1325户村民参与登记德行善举3680件,积分42万多分,村民成为了乡村的建设者和乡村治理的直接参与者。

乡村示范带建设是一个周期长、工程量大的项目。在推进过程中,蕉岭不可避免地会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复杂的大难题。如何汇聚多方力量,让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加速?巧用群众的力量,形成大的合力,这是蕉岭的思路。

以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力为核心,蕉岭深入实施“一核三元、多层共治、全要素联动”乡村治理机制,挖掘内生治理资源,探索形成了“一个核心管事、一张清单明事、一套机制议事、一个地方说事、一种方法评事、一揽子改革解难事”的“六事”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模式。

同时,蕉岭实施村庄、农户“双积分”制度,以村庄积分引导发展方向,采取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以农户积分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党建引领乡村善治,汇聚起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无穷力量。

据统计,蕉岭各行政村积极培育村民理事会,建立完善村级协商议事会、党群联席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让村民充分参与村庄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近年来,共计吸引社会投入及群众自筹资金2.5亿多元,帮助民生实事300多件。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才驿站 志愿服务 农业农村